食品檢測中心承擔著保障食品質量安全的重要使命,通過一系列嚴格細致的檢測項目來確保食品符合國家和國際標準。以下列舉了一些常見的檢測項目,涵蓋了食品的主要安全和品質指標:
常規理化指標
1.水分測定:測量食品中的水分含量,影響口感、保質期、是否易于滋生微生物。
2.pH值檢測:反映食品的酸堿度,影響風味和穩定性。
3.灰分分析:確定無機鹽總量,間接評估摻假可能。
4.脂肪、蛋白質含量:關鍵營養成分,關系到營養價值和標識合規性。
5.糖分:總糖、還原糖,尤其針對甜味產品。
6.酒精度數:適用于酒類飲料,確保產品標簽準確。
微生物檢測
1.細菌總數:判斷食品衛生狀況,包括大腸桿菌、菌落總數等。
2.致病菌篩選:沙門氏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志賀氏菌等。
3.霉菌、酵母:發酵產品中的常見污染物。
添加劑與污染物
1.防腐劑:苯甲酸鈉、山梨酸鉀等。
2.色素:人工合成或天然色素,如檸檬黃、胭脂紅。
3.甜味劑:阿斯巴甜、糖精鈉。
4.抗氧化劑:BHA、BHT,防止油脂氧化變質。
5.農藥殘留:有機磷、氨基甲酸酯、擬除蟲菊酯類。
重金屬與毒素
1.重金屬:鉛、鎘、汞、砷,危害神經系統、腎臟。
2.真菌毒素:黃曲霉素、赭曲霉素A,由霉菌產生。
3.二噁英:高度毒性化合物,源自燃燒過程。
過敏原鑒定
1.堅果:花生、樹堅果(杏仁、核桃)。
2.牛奶蛋白:乳糖、酪蛋白。
3.麩質:小麥、黑麥等谷物衍生物。
其他專項檢測
1.輻射水平:核泄漏事故后,監測放射性物質是否存在超標。
2.包裝材料:塑化劑遷移、溶劑殘留。
3.保健品功效成分:人參皂苷、多酚類、維生素補充劑有效性驗證。
每種食品類別可能側重不同的檢測項目,以確保全面覆蓋潛在的風險點。通過上述檢查,食品檢測中心為消費者把好入口關,也為生產廠家提供了改進的方向,促進行業自律和科技創新。